【期末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红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糯米(nuò) 矗立(chù) 执拗(niù) B、门楣(méi) 荸荠(bí) 挑剔(tì) C、气氛(fēn) 门槛(kǎn) 面颊(jiá) D、忌讳(huì) 阔绰(chuò) 譬喻(p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悠哉游哉 冥思遐想 因地制宜 B、恍然大悟 油然而生 惟妙惟肖 C、别开生面 盛气凌人 消声匿迹 D、引经据典 莫名其妙 就地取材
3、下列句中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成绩暂时较差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甘居下游,应奋起直追。 B、现在有些国家干部,不求廉洁奉公,只讲礼尚往来。 C、勤能补拙的例子,在古代是不胜枚举的。 D、看着他走路的样子,大家都忍俊不禁,甚至有两个笑的前仰后合。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B、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 C、"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汤圆。 D、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
5、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绝活的,吃荤,_________,站在大街中央;没_________的,吃素,发蔫,靠边_________。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_________。 A、精神 本领 站着 情景 B、亮堂 本领 呆着 活法 C、亮堂 能耐 呆着 活法 D、精神 能耐 站着 情景
6、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红楼梦》这部名著对我是再熟悉不过了。 B、他虽然生病了,但是期中考试每科成绩地平均分都在80分以上。 C、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出一大批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D、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彼此更加了解了,信任了。
7、诗句、作者及作者生活的朝代搭配有误的是( )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唐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唐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北宋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元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二、阅读理解
(一)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结庐:______________人境:______________尔:______________
2、作者弃官归隐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既然是身处"人境",为什么会"无车马喧"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古人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绝妙好辞",请同学们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文中加红字的意思。 ①虽: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策: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3、"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D、不以喜小而不为
4、对"一食或尽粟一石"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次吃的粮食或许要将近一石 B、吃一顿或者要吃光一石还多的粮食 C、一次吃掉的粮食有的要吃完一石 D、一顿有时能吃光一石粮食
5、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________",将人才比作"__________",而以伯乐喻指________________,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一位台湾老人游东京,携介绍函到新宿公寓找我。我见他鹤发童颜,气宇不凡,不免对他肃然起敬。 他说明来意,要我介绍一家东京歌剧院,由他购票入场,唯请特准他在散场时到后台参观一下。
霎时间,他的形象在我眼里缩小了。原来他是个老不修,初到东京,什么正经的不看,但图亲近日本女戏子。但我受人之托,不得不挂个电话给那家剧院,替他们订了当晚票位,并拜托票房经理指定一位服务员,在散场时引带这位老者进入后台参观。 第二天早上,这老人特来致谢辞行。他很得意地说,此次游日,过境签证只限两天,他只能作重点考察三个目标,虽很细微,却能由微而窥大;尤其最后一项,得我之助,混入后台,所见所闻,极有心得。
这时,他的形象稍微放大,也扭正了一些。我问道:"是哪三项?"
"我是个缺德鬼,素来察人观耳后;穿堂过户,乐看人家厨房的抹布;考察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这次我来东京,千街万厦,不在眼里,但看,一、菜篮,二、公厕,三、后台。我首先站在东京旧式菜市场门口,看一个个日本主妇提着菜篮出来,篮中食物相当丰富,尤其种类分配均匀,这是日本最足以自傲的一点;其次,我到新宿高架电车道下面,观察日本人随地小便的密集区,这是日本最丢脸的一面;最后,承你安排到剧院后台参观,使我非常感动,藉此了解日本民族的特质。"
他的形象再放大了,我急问道:"您看到什么?"
"昨夜演出《茶花女》悲剧,散场时,我被带到后台去,这时,女主角正由一个老妇扶着走下台来,她仍不停地唏嘘、呜咽着,表情非常悲怆,似乎戏还在上演。那老妇一边替她拭泪,一边安慰道:'姑娘啊!别再伤心!现在是1980年,戏已经落幕了,我们不在巴黎,在东京,你不是苦命的茶花女,而是日本最幸运的姑娘,你慢慢回来吧!乖,好姑娘,回过来吧!……慢慢的……'后台这一幕,使我大开眼界,我活在中国社会,惯看'人生如戏',昨夜得见'戏如人生',非常过瘾,也感慨万千!"
这时,那老人大大膨胀起来,形同巨人。我再三请他留下长叙,却留不住,他才走到门口,又折回来道:"差一点忘了奉告主人,方才经过你的储藏室旁边,偷看一下,发现有一条抹布不够干净,再见!"
他的形象终于消失在人海中。
1、试根据文中有关描述,解释成语"鹤发童颜"的具体意思。 答:"鹤发"是说头发______________,"童颜"是说脸色____________,这里用来形容那台湾老人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下面两句话中"但"字的用法,并加以解释。 ①原来他是个老不修,初到东京,什么正经的不看,但图亲近日本女戏子。 ②但我受人之托,不得不挂个电话给那家剧院,替他订了当晚票位。 答:①"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考察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句中"如此"指的是什么意思?试从文中摘引有关词语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简述那台湾老人游日考察所得的印象。 答:从"菜蓝"看到日本人民的物质生活________________;从"公厕"看到一些日本人______________;从"后台"看到日本人民对______________。
5、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写观看歌剧《茶花女》的一段是不是倒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观全文,那台湾老人对人生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孩子的世界里,有欢乐,也有烦恼;孩子的世界里,有好奇,也有想象;孩子的世界里,有探索,也有思考……以"孩子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