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家长请家教 大学生做家教 会员登录 家长频道 教师频道 培训机构 公交查询 手机站 家教资费 加入收藏
淮安家教网ha.pyoujj.com
电话家教热线:400-6869-985 ┆ 18605204177
教员简历库 学员订单库 加油站 同步导学 试题解析 试题下载 教案下载 课件下载

《珍珠鸟》学习要点-学生频道-【 淮安家教网 - ha.pyoujj】
  您当前位置:淮安家教网 >> 学生频道>> 同步导学>> 初一>> 语文
《珍珠鸟》学习要点
发布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09-7-21 阅读:1534次 【字体:

【学习要点】


  1986年《文汇月刊》写信要冰心推荐一篇好散文,冰心经过慎重选择,推荐了冯骥才的《珍珠鸟》这篇文章,说"这真是一篇叙事的好散文,'头'起得'带劲',……'收'得有'味'……全文是短小、精练、细腻而又酣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篇"光彩照人"的好文章。

  关于作者
  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同时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学习本文,先通读全文,了解大概故事内容,解决生字生词。

【课文分析】

    1、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写珍珠鸟的来历和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第二部分(6-16段)写我和小鸟的交往过程,交代了我和珍珠鸟之间的信赖基础是爱和相互之间信任与尊重。
  
  2、文章开头写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用意是什么?
  为下文写"我"关爱珍珠鸟做铺垫。先写珍珠鸟怕人,与后文写珍珠鸟亲近人构成对比,突出中心意思。
  
  3、小鸟对"我"的感情怎样一步步向前发展的?
  先写小鸟在屋子里"飞去飞来",然后写到"它渐渐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当小鸟知道"我不去伤害它"时,就"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在"它完全放心"之后,与"我"的亲近更进一步了。最后,"居然"落在了"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通过对小鸟与"我"的一步步亲近过程,揭示出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4、文章详写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全文以"我"与小鸟之间感情的交流为线索,以"我"对小鸟的关爱与尊重为重点,描绘了一幅人与小鸟之间的交往图,读来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文章对大鸟的描写简略,而对小鸟写得比较详细,特别是小鸟与"我"的交往过程,以及"我"对小鸟的关爱与体贴的思想感情写得细致入微。
  本文通过描写"我"与珍珠鸟亲近和交往的过程,告诉人们:人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应该在爱和尊重的基础上,彼此信任,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一中心主要是通过作者和小鸟之间的交往表现出来的,因此,这部分内容详写。

  5、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如何理解它?
  本文的主旨句是文章的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从本文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和珍珠鸟两者之间相互信赖,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才那么融洽,那么美好。扩而言之,我们要和其它事物或者人相处,也必须需要信赖,才可以使彼此的关系更加和协。

  问题思考。
  1、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样的特点,这对于同学们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本文的选材自然朴实,完全来自生活,从小处着手,表现了深刻的主题。文章的选材不一定多么伟大,小事情也完全可以写成好文章。

  
                                        《华南虎》
   【课文分析】


  1、分析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1、2节交待了地点,从"我"的观察角度写了眼中的老虎。第3、4、5节用悲壮的笔调生动描绘了华南虎的形象,塑造出极其宝贵的性格:虽遭囚禁,受到种种欺凌,仍十分顽强。第6节,回到"我"的观察角度,照应开头。

  2、华南虎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人通过华南虎,赞美一种不屈斗争的精神,鞭挞了周围看客的可怜、可笑的麻木不仁,也间接解剖了自己困厄中的思想境界。在那个文化专制的时代,广大知识分子为争取生存和公民的自由权利而进行了不屈的抗争,他们的形象和性格与华南虎相似。在华南虎的遭遇中不难看出作者痛苦的生活经历,它是作者悲愤心灵的写照。

  3、如何理解本文出现的"观众""铁笼"和"我"。
  "观众"是一个没有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冷漠的群体。
  "铁笼"是人类制造出来的囚具,它禁锢自由,代表着邪恶。
  "我"是一个有良知有思想的人。

  4、"我终于明白……"中"我"明白了什么?
  "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奋然前行。

  5、本文中的"老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
  华南虎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敢于抗争。

  6、"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如何理解"羞愧"二字?
  "我"作为庸俗大众的一员,来观赏老虎,在老虎的面前,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灵的堕落。

  7、"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如何理解"火焰似的"?
  "火焰似的"不是一般的写实,它表现了华南虎对自由火一般的渴望,歌颂了华南虎在逆境中爆发的炽热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斗志。

 问题思考。
  1、《华南虎》写作于一个特定的年代,它对于我们现在是否还有意义?

                                         《马》

   【课文分析】

  1、划分本文的内容的层次。
  本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人类驯养的马。
  第二部分(3、4、5段),写天然野生的马。

  2、找出文中最能说明两种马各自特点的词句。
  能表现驯良的词句:迎合别人、舍己从人、屈从,不拒绝任何使命,尽一切力量为人服务……
  表现自由奔放的词句:奔驰、腾跃、不受拘束、没有节制,自由地游荡、蹦跳……

  3、文的主题是什么?
  作者在文章中用优美的语言,写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天然野生"马的由衷赞美,对被"人类驯养"马的深刻同情。

  4、本文所写的两种马,各有什么样的特性?
  人工驯养的马:勇毅,与主人同生死、共荣辱;驯良,服从主人的操纵,满足主人的愿望,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甚至是生命。
  天然野生的马: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天性决不凶猛,只是豪迈而犷野,热爱和平;它们群居行动,团结和睦;它们相互之间没有"妒忌",从不为一己之私而争斗。它们的身体是大自然的杰作。

   问题思考。
  1、作者在文章中描写了两种马,同学们对马的看法,是否也和作者一样?





  写作训练:同学们在学习了这三篇课文后,一定对于作者描写、表现动物的手法有了一些了解。请同学们从生活中,选取一种自己熟悉的动物,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描写生动,感情真挚。

 



  • 上一条新闻: 《斑羚飞渡》学习要点 课文分析

  • 下一条新闻: 《狼》学习要点
  • 返回上级新闻
  •  
     
    会员登录
     资 源 搜 索 |  



    在线留言

    请家教   做家教   法律申明   支付通道  常见问题  建议/留言  广告服务    辅导机构合作


    @2003-2015 版权所有: 培优家教网-淮安家教网 本站访问量:
    家教热线:400-6869-985 邮箱:service@ha.pyoujj 教员QQ群:69557383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注册号:32100200162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编号:39826811-0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10744号-3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