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家长请家教 大学生做家教 会员登录 家长频道 教师频道 培训机构 公交查询 手机站 家教资费 加入收藏
淮安家教网ha.pyoujj.com
电话家教热线:400-6869-985 ┆ 18605204177
教员简历库 学员订单库 加油站 同步导学 试题解析 试题下载 教案下载 课件下载

初一下语文人教版期末练习-学生频道-【 淮安家教网 - ha.pyoujj】
  您当前位置:淮安家教网 >> 学生频道>> 试题下载>> 初一>> 语文
初一下语文人教版期末练习
发布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09-7-21 阅读:1699次 【字体:

 期末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红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xǐng)   不(dàn)
  B、水(fú)    暗(huì)
  C、杂(rǒng)   视(zhēn)
  D、吞(shì)   告(qìng)


  2、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步履  阴霾  梦寐以求
  B、抵御  沮丧  齐心协力
  C、作践  崔巍  郑重其事
  D、无垠  余暇  不可思意     

  3、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为了防止这样,我便用刀子在一个大柱子上刻上这几个字:"我于1965年9月30日在此上岸。"
  B、那些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似乎都有意义,表现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
  C、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D、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4、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蓬。
  B、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C、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D、那只最后从蛋壳里出来的小鸭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不仅在鸭群中是如此,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比喻)
  B、第二天早晨,他们马上注意到了这只来历不明的小鸭。那只猫儿开始咪咪地叫,那只母鸡也咯咯地喊起来。(拟人)
  C、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夸张)
  D、挪威国旗耀舞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个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拟人)

6、下列句子中加红成语的解释不当一项是( )
  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B、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不显著)
  C、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D、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7、从感情色彩角度看,下列句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应当把干好工作放在首位,不要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B、犯错误的同学只要改邪归正还是会得到师生的欢迎的。
  C、那个自命不凡的洋专家一遇到技术难题就露出了草包本相。
  D、论拔河比赛的实力,二(1)班的人个个是大力士,我们班只能是甘拜下风


  8、记叙文文体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B、初中所学的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C、记叙文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D、表达方式包括:叙述、说明、议论、抒情。

  9、下列对于文学常识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在这篇文章中回忆了童年的美好生活。
  B、《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断代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布封,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的时间写成36册的《自然史》。
  D、《口技》选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10、默写课文
  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③夸父与日逐走,________;渴,________,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二、阅读理解

(一)

  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②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③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正在眼前了。   

  1、"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里的"朦胧"本应是____词,在这里作___词用,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这里关于"连山"的描写,衬托出______。"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表达了"我"_____的心情。

  3、这三段文字互为照应,浑然一体。其中②段的"那声音大概是横笛……"照应了①段的___;③段"那火接近了……"照应了①段的___,③段"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照应了①段___。   

  4、写"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是为了强调_________________。

  5、"……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这里的"他"指代____。这里所描述的心境和①段所表达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注音
  中(  )  许许声(  )(  )

  2、对"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理解正确的一项( )
  A、中间有人用力拉屋架,发出崩倒的声音。
  B、中间有人用力推拉,发出房倒的声音。
  C、其中夹杂有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D、其中夹杂着崩倒的声音。

  3、对"凡所应有,无所不有"理解正确的一项( )
  A、所有能够模仿的,这里都有。
  B、凡是别处有的,这里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C、一切应该有的声音,这里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D、凡是应该有的,这里基本都有。


  4、用"‖"给这段文字分层,并谈谈分层的理由,概括层意。`

(三)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
子:"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
  "别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
  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下,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
  "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面也藏卧着的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1、请同学们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答:做面→ _____→_____→总结


  2、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的意图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简要分析儿子三次借用"孔融让梨"典故的意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三次总结性的语言之间有着递进关系,文中能显示这种递进关系的词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这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_____之情。

  5、文中最能揭示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多次引用"孔融让梨"典故的作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告诉人们如何生活,教育人们怎样做人。
  B、使故事情节富有变化,小说结构更加完整。
  C、揭示人生真理,教育儿子成才。
  D、丰富小说的主题,增添小说的情趣。

  7、请就文中父亲教育儿子的方法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初一生活,一定会有一些事情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选择几件难忘的事情来写。并把"难忘____________"这个题目补充完整,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体除诗歌外不限。

【参考答案】


  一、1、C 2、D 3、C 4、A 5、C 6、B 7、B 8、D 9、B
  10、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②万里赴戎机、朔气传金柝③入日,欲得饮
  二、(一)
  1、形容  动  在这水气中,月色也变得模糊了
  2、船划得很快,急于看戏的迫切
  3、"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渐望见依稀的赵庄"
  4、"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
  5、笛声婉转、悠扬。①段表达了"我"急于要看到戏的迫切心情,这里所表达的是"我"被宛转、悠扬的笛声所陶醉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二)
  1、jiàn  yè  hǔ 
  2、C  3、C
  4、分层:……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理由:第一层正面描写,第二层侧面烘托。
  层意:第一层:口技人摹仿深巷起火、救火的声音。第二层:宾客听口技时惊吓的种种表现。
  (三)1、询问 吃面
  2、借典故教育儿子要有谦让精神,不要贪图便宜。
  3、(1)强词夺理,为自己占便宜找借口 (2)巧言善辩,还想占便宜 (3)故作姿态,试探父亲,还怕上当(或:受到教育,真心相让)
  4、告诫 教训 意味深长 关爱
  5、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
  6、D
  7、略
  三、作文(略)


  • 上一条新闻: 《狼》学习要点

  • 下一条新闻: 初一下 语文  综合练习一
  • 返回上级新闻
  •  
     
    会员登录
     资 源 搜 索 |  



    在线留言

    请家教   做家教   法律申明   支付通道  常见问题  建议/留言  广告服务    辅导机构合作


    @2003-2015 版权所有: 培优家教网-淮安家教网 本站访问量:
    家教热线:400-6869-985 邮箱:service@ha.pyoujj 教员QQ群:69557383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注册号:32100200162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编号:39826811-0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10744号-3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