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本文由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作,充满了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雨果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之举,态度是异常鲜明的。他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侵略行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被侵略者的深深同情。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其性质是很明确的。作为一名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制造的舆论所蒙蔽,容易被狭隘的爱国狂热所支配。   但是本文作者雨果并没有,他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在文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他能够突破狭隘的民族主义,怀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为被侵略者申诉。      2、他能够正确看待政府和人民。他在文中指出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      3、他能够从人类文明的角度出发,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种见解,是非常透彻的。 
【课文分析】 
  一、掌握如下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1、为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赞誉(  ) 晨曦(  ) 瞥见(  ) 箱箧(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眼花缭乱: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   丰功伟绩:形容有杰出的功绩。   赞誉:称赞;称誉。   晨曦:黎明后的微光。 
  3、词语积累。   赞誉  眼花缭乱  晨曦  瞥见  丰功伟绩  赃物  箱箧  制裁  荡然无存 
  4、形似字辨析。   裁—载—栽   脏—赃—桩      二、学习本文思考如下问题。 
  1、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   先作总评,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以全球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   接着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   (1)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3)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然后,具体讲述园中之物。由概括到具体到再概括,讲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依次说了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   再讲耗费劳动之巨。   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2.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为什么用了不少反语?使用反语有什么作用?   布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讽刺强盗心理。"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      3、雨果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它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这其中包括他丰富而伟大的人格。同学们读了本文后,对于雨果这位伟大的作家有怎样的感受呢?请把自己的感受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与其它同学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