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家长请家教 大学生做家教 会员登录 家长频道 教师频道 培训机构 公交查询 手机站 家教资费 加入收藏
淮安家教网ha.pyoujj.com
电话家教热线:400-6869-985 ┆ 18605204177
教员简历库 学员订单库 加油站 同步导学 试题解析 试题下载 教案下载 课件下载

《敬畏自然》学习要点-教师频道-【 淮安家教网 - ha.pyoujj】
  您当前位置:淮安家教网 >> 教师频道>> 教案>> 初二>> 语文
《敬畏自然》学习要点
发布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09-8-9 阅读:2332次 【字体:

【关于本文】
  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敬畏自然》从总体上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新的理念。作者立意高远,眼界开阔,能从长远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将大自然拟人化,令人感觉大自然神奇之至,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本文是对大自然、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与思考。作者对长期支配人们的一些观念,例如"人是万物之灵"、"人要征服大自然"等等,进行质疑,并提出了"敬畏自然"的命题,强调"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阅读本文,要注意作者的理论根据,作者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将大自然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既敬又畏的情感。
 
【学习要点】
  本文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作者站在大自然的角度,以拟人的手法谈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
  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赐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
  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
  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免有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对自然解除了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一、字
  1、给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蓬(  )尺(  ) 狼(  ) 相形见(  )
  鹏(  )芽(  ) 深(  ) 混(  ) 美味佳(  )

  二、词
  1、解释下列词语。
  高深莫测:高深的程序无法揣测。形容令人难以理解,无法知道其中奥秘。多用于讽刺故       弄玄虚的人。
  相形见绌:相,相互;形,对照,比较;绌,不足、不够。相比之下,一方显出不足。

  2、积累
  萌芽  蓬蒿  咫尺  混淆  狼藉  美味佳肴  幼稚
 
  三、思考
  1、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大自然的智慧是人无法比拟的,"人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人类是大自然创造的,人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大自然其他事物都"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因此人类与大自然其他生命其实是兄弟。

  2、本文在多处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强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表达句式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3、请思考本文所提出的重大问题,并对作者的观点与论述提出你的质疑或补充。

  4、通过本文,将"人与自然"的话题提升到一个更为开阔,更为理论化,更为根本性的思想境界。仿照本文写一篇关于"人与自然"的作文。

  5、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学会一种敢于对"长期支配人们的观念"与行为方式提出质疑的逆向性思维,并将这种逆向思维方式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


  • 上一条新闻: 《组歌》学习要点

  • 下一条新闻: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学习要点 基础知识
  • 返回上级新闻
  •  
     
    会员登录
     资 源 搜 索 |  



    在线留言

    请家教   做家教   法律申明   支付通道  常见问题  建议/留言  广告服务    辅导机构合作


    @2003-2015 版权所有: 培优家教网-淮安家教网 本站访问量:
    家教热线:400-6869-985 邮箱:service@ha.pyoujj 教员QQ群:69557383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注册号:32100200162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编号:39826811-0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10744号-3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