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家长请家教 大学生做家教 会员登录 家长频道 教师频道 培训机构 公交查询 手机站 家教资费 加入收藏
淮安家教网ha.pyoujj.com
电话家教热线:400-6869-985 ┆ 18605204177
教员简历库 学员订单库 加油站 同步导学 试题解析 试题下载 教案下载 课件下载

孩子犯错别“揪住不放”-资讯中心-【 淮安家教网 - ha.pyoujj】
  您当前位置:淮安家教网 >> 资讯中心>> 家长区
孩子犯错别“揪住不放”
发布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09-8-2 阅读:1805次 【字体: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蓦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多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一件事做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不耐烦——反感讨厌,被“逼急”了,会出现“我偏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为避免这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的出现,家长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不能重复批评,更不能老账新账一起算。如果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总之,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注重“度”,要把握好“分寸”,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超限效应。

  • 上一条新闻: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

  • 下一条新闻: 初二语文上学期 期末复习检测
  • 返回上级新闻
  •  
     
    会员登录
     资 源 搜 索 |  



    在线留言

    请家教   做家教   法律申明   支付通道  常见问题  建议/留言  广告服务    辅导机构合作


    @2003-2015 版权所有: 培优家教网-淮安家教网 本站访问量:
    家教热线:400-6869-985 邮箱:service@ha.pyoujj 教员QQ群:69557383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注册号:32100200162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编号:39826811-0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10744号-3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