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颂》学习要点
【学习要点】 1、了解:历史剧《屈原》的故事梗概。
2、了解:戏剧作品通过戏剧冲突、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方法――壮美的"雷电颂"把屈原光辉品格高扬至电闪雷鸣的境地。在学习这首千古绝唱的作品中,注意多欣赏声像素材,入情入景,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较好地把握和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3、理解:作者把"五四"时期那种狂烈的个人情感投射于历史人物屈原身上: (1)他呼唤着咆哮的风,去"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 (2)他呼唤着轰隆隆的雷,把他载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的地方去; (3)他呼唤着闪电,要把闪电作为他心中无形的长剑,"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4)他呼唤着在黑暗中咆哮着、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4、作者运用了拟人兼呼告、叠句、反复、比喻、排比、对偶、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和短促有力的句子,充分表达了感情,增强了气势。学习本文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5、郭沫若以诗人之心体悟诗人屈原的精神,他渴望"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为祖国为人民"迸射出光明"!然而,究其实际而言,这种昂扬向上情绪也是屈原斗争精神不屈不挠的集中体现。
一、掌握如下词语。 睥睨(pì nì):眼睛余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咆哮(xiào):水的轰鸣,人或兽的怒吼。 诡谲(guǐ jué):诡诈,狡诈。 瘦削(xuē):形容形体或脸很瘦,像是被削过的样子。 非难(nàn):指摘和责问。 潸然(shān):流泪的样子。 伫(zhù)立:长时间地站立。 俄顷:不久,不一会儿。 收揽:收买拉拢。 口实:假托的理由;可以利用的借口。 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故步:老步子;封,限制。 哗众取宠:说话迎合群众心理,以博取众人的夸奖和欢心。
二、文章结构: 第一层: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这一层是屈原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 第二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毁灭,毁灭,毁灭呀!"这一层是借指神鬼偶像来怒斥、诅咒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三、文章的象征意义: 首先,作者以雷雨前后的沉闷、黑暗象征国民党的统治。作者借屈原之口控诉这"暗无天日"、"比铁还沉重的黑暗"现实。这就形象地说明了当时迫切需要进行一场革命,以扫除黑暗势力。 其次,作者又以大自然中威力无穷的风雨雷电象征雷霆万钧、势不可挡的人民革命,也象征了作者坚强的斗争决心。这里的雷电和人同化了,它既是屈原的化身,又是作者的化身,也是人民的化身。这种战斗的、追求的、渴望的感情正是处于国统区高压下人民的感情。
四、经典台词选录: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