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家长请家教 大学生做家教 会员登录 家长频道 教师频道 培训机构 公交查询 手机站 家教资费 加入收藏
淮安家教网ha.pyoujj.com
电话家教热线:400-6869-985 ┆ 18605204177
教员简历库 学员订单库 加油站 同步导学 试题解析 试题下载 教案下载 课件下载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三)-教师频道-【 淮安家教网 - ha.pyoujj】
  您当前位置:淮安家教网 >> 教师频道>> 教案>> 高一>> 地理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三)
发布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09/10/14 阅读:2147次 【字体: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三)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学习指导】

  1.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说明世界人口分布大势及形成原因。

  2.辨析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基本概念,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3.讨论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观点,分析与判断地球

环境人口容量和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理解我国人口中的问题和人口政策。

【知识结构】

【重难点知识讲解】

 一、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population distribution)一般以人口密度(population density)作为衡量指标,但事实上,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却不尽相同。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人口分布的平均状况,而且要分析研究人口分布格局。

    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民的数目(单位:人/平方千米)。人口分布格局指的是人口的实际分布状况。

  2.世界人口分布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人类总是选择最适于生存与发展的地区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各种自然、社会和人文因素影响着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移动,使人口分布不断发生变化。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如下图所示:

 

  1.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

    人口增长即人口数量的变化或人口数量变动。它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人口的机械增长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又称迁移变动。

  2.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空间和生产、生活资料,对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产生重要影响。通常注产力水平越低,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明显,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小。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矿产资源等。

自然环境因素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平原和低地

工农业生产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区

高山和高原

土层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较大,人口稀疏

气温和降水

北半环温带适宜发展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地带,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不同植被带的农业、人口分布不同;降水多人口密集,降水少人口稀疏

         水资源

人口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分布,干旱地区的人口逐水而居,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

         土壤

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土壤肥力、性状不同,分布不同

       矿产资源

产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煤矿、油田等工矿点也是居民密集点

  (1)自然环境因素一直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吗?

    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但具有层次性。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明显,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小。

  (2)是不是地球上气温最高的地方人口最密集,气温低的地方人口稀疏?

    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温带地区。气温适中有利于人类居住和生产,世界上约8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的温带,气候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气候温热的雨林地区人口稀少。

  (3)“降水少的地方,人口一定稀少;降水多的地方一定密集”这种看法正确吗?

    这仅仅是针对一般状况而言的。 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过于温热, 所以人口稀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等。

  (4)降水通过影响植被进而影响人口分布

 

  (5)土壤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3.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发达地区人口密集,但居民点比较分散。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由于工业化带动城市的发展,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科技与管理技术的进步,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这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

  4.政治文化因素

    政治因素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时甚至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例如,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政治地图发生明显变化,人口也随之大规模移动。此外,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三、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

  (1)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资源、知识、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可见,环境人口容量表示的是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负荷量。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警戒值。

  (2)因素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这些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是:

因素

 

与合理人口容量的关系

资源丰富程度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经济发达程度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经济越落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地区开放程度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地区越封闭,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3)特性——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特性

含义

原因

不确定性

环境人口容量不是一个具体明确的数值,而是一个取值范围或估计值

①环境人口容量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消费水平而言的,相同的环境对于不同生活水平的容量是不同的

②环境人口容量还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有关

相对确定性

环境人口容量是相对确定的,虽然无法精确计算出环境人口容量,但可大致估算出环境人口容量

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稳定,生活消费水平变化不大

  (4)资源贫乏的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一定很小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但一个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还与其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有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也不仅仅取决于本国的资源,也包括利用国外或地区外的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如果一个国家开放程度高,经济、技术力量强,利用外部的资源多,也可以大大提高其环境人口容量。例如,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但大量进口资源和能源,出口产品,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尽管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通过向外移民,或利用区域外的资源提高环境人口容量,但就全球来说,一定时期、一定技术条件下,自然环境能够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

  (5)环境人口容量的数量是一成不变的,因为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可以应用现代科技改善生产条件,发挥生产潜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不断扩大资源利用的领域和范围,使自然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自然资源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

  2.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

    根据我国的地理国情,我们必须谋求合理的人口容量,坚定不移地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1)环境人口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而环境承载力与其意义相近,但多用于研究某种资源与其所供养人口的关系,如土地人口承载量就是在保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土地为居民提供的食物能健康供养的最大人口数。在进行环境人口容量的实际估计时,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人口承载量作为环境人口容量,如我国的人口承载量为16亿左右,就是根据土地承载力做出的估计。

  (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即一个地区人口数量保持在多少才最适宜,最早是从经济或福利角度提出的,主要讨论的是区域最佳的人口规模或理想的人口规模;而环境人口容量主要研究的是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如世界合理人口容量为60亿人,环境人口容量为110亿人左右;中国合理人口容量为8-9亿人(另一说7亿左右),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人左右。

 

编辑整理:扬州家教网(http://www.yzjjw.net)


  • 上一条新闻: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二)

  • 下一条新闻: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一)
  • 返回上级新闻
  •  
     
    会员登录
     资 源 搜 索 |  



    在线留言

    请家教   做家教   法律申明   支付通道  常见问题  建议/留言  广告服务    辅导机构合作


    @2003-2015 版权所有: 培优家教网-淮安家教网 本站访问量:
    家教热线:400-6869-985 邮箱:service@ha.pyoujj 教员QQ群:69557383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注册号:32100200162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编号:39826811-0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10744号-3
    举报